905 中亚命运之战-《崇祯窃听系统》


    第(1/3)页

    有了决定,崇祯皇帝便领军往明威堡而去。感谢那个莫卧儿人奥多姆,让他对于明威堡双方的情况,都能了如指掌。

    虽然那个奥多姆,在奥斯曼帝国首相柯普律吕的眼里,作用越来越低,咨询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但好歹他是在奥斯曼帝国中军所在,听到的消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都已经习惯了,就和他后世玩那些对战游戏一样,别人是需要派侦查兵去开地图,但是他不用,直接就是全地图可见。

    因此,崇祯皇帝并没有直接投入战场,而是在敌我双方的战场外面蛰伏,就犹如猛虎一般,躲在那边等待时机。

    ……………………

    明威堡这边,随着时间慢慢地推移,战局又有了一些变化。

    明军这边毕竟兵力太少,一开始的时候,士气很高,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打得有来有往,成功阻止了敌人绕道明威堡后面去袭击大明百姓。

    但是,洪承畴并没有金手指,只能基于他的判断指挥。因此,他很难每次都瞅准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薄弱之处打仗。一场接一场的阻击战打下来,明军的伤亡就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

    如此一来,军心士气自然会受到影响。

    说起来,士气这东西,其实就是要不断地鼓舞才行。要不然,就如同一个漏气的皮球,不管你原本充得气有多少,最终都是会慢慢地漏完的。

    当然了,洪承畴也有不停地用他能想到的手段来鼓舞士气。比如说,赏罚分明,夸大战果,提醒皇上援军将至。

    但是,这些手段用多了之后,明军这边就慢慢地免疫了。不可避免地伤亡,还是一直在慢慢损害大军的士气。

    而奥斯曼大军这边,其实也是差不多。虽然他们的兵力雄厚,可是,迟迟不能打下明威堡,甚至都不能自如地派兵去明威堡北方劫掠,这让首相柯普律吕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一如明军那边一样,奥斯曼帝国军队这边,攻势受阻之后,他们终于意识到明军的强大,远不是他们轻松就能战胜的。特别是明明他们兵力远比明军要多,可还是无法奈何明军,战局陷入僵持阶段,对他们的士气打击就更大。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兵力雄厚,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奥斯曼军队的后勤压力就会大。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势如破竹,一路之上,都能得到一些补充,就没有注意这些。可随着战局在明威堡僵持,这个后勤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明威堡离奥斯曼帝国的本土已经很远,基本上很能从帝国本土运送粮食物资。克里米亚汗国这边在伏尔加河的出海口,倒是离得近一些。

    但是,克里米亚汗国乃是游牧国家,本身就穷得叮当响,要靠着平日的劫掠,才能维持生活,哪能包揽奥斯曼帝国大军的后勤。

    因此,柯普律吕愁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