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为科学发展指路-《大明嫡长子》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派使出海,游览各国,这是朕思虑良久,也是关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这几年下来,杭州、苏州等地百业兴旺,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一现多年未见之繁荣,足见各种商品的出海对于民生的重要性。

      朕固然知道朝中大臣有言朕行事不正,以偏、奇之道一味求快,但朕是大明的当家人,朕若不决断,还指望得了谁?

      倒是这出访之人至关重要,令朕一时难以决断,思来想去,还得是身边之人最能明白朕意。”

      乾清宫里,景旸听着皇帝的话渐渐明白了言外之意。

      他虽然有些意外,不过事到临头,也没有办法。

      朱厚照说的也是心里的实话,这个人必得是皇帝身旁近人,就像永乐皇帝当年也是选了三宝太监。

      不过眼下这个光景,他并没有合适的宦官可用,张永固然忠心,可毕竟心思不够细腻,万一遇到什么情况,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他,真让人担心。

      这样便只能是从侍从当中挑选了。

      可谢丕在靳贵走后一力担着诸多事务,本身已非常繁忙,杨慎身兼重任走不开,新年刚得旨进入侍从室的范玉昌年纪还小,经验也不足。

      所以比来比去,就剩个景旸了。

      这个和他那个女儿也有些关系,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年代作为父亲能允许自己的闺女这样做,其实就已经很开明了。

      正常的就会像淑妃那样,又打又骂,根本是碰都不让碰,又怎么会有条件大量查阅资料,完了自己还撰写一本书出来?

      所以综合多个因素考量,景旸就是合适。

      当然了……

      朱厚照也明白的,“此去万里,不仅要辞别父母妻儿,还要担心海上的重重风浪,所要面对的艰难险阻必然极多。朕知道,你心中或许也不愿。”

      皇帝可以这样讲,

      景旸也可以这样想,

      但是他千万不能这样说。

      如果皇帝派任务,臣子不愿意就可以不干,那很多事都办不下去了。

      景旸自然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叩头谢恩,“陛下有命,臣安敢不从?莫说横跨大洋,便是刀山火海,臣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不管是不是真心的,

      他这样讲,朱厚照当然是要夸赞起来,“好!有爱卿这话,朕始知我大明亦有博望侯!!”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功,因而受汉武帝之封,列为博望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