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传统美德-《大明嫡长子》


    第(2/3)页

      “臣遵旨。”何廷仁微微一躬,临转身之前,他多说了一句,“陛下,可是觉得心烦?”

      “有办法?”

      他笑了笑,“臣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近来在读《柳河东集》,陛下若是觉得有用,便读会儿书。书能润心。”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似有明悟。

      他从弘治十一年穿越而来,就一直注重练字、读书。

      现代人科学知识量确实远远胜过古人,不过他所懂的那些科学知识在这个时代说出来就是鸡同鸭讲。

      相反,古人说话往往是‘暗含深意’,就是它有一个语言环境。

      简单的说,你要是不懂典故、不读些古书,那可能人家骂你你都不知道。这种人那不就是文盲么?

      现在何廷仁说的话就很有读书人的特点。

      他说的柳河东就是柳宗元,古人爱以别称称谓,直呼其名是不敬的。

      这没什么。

      关键何廷仁不是随便讲话的人,他毕竟是在天子面前,好好的说什么读柳宗元干什么?

      这就很奇怪了。

      而因为朱厚照读了不少书,所以他略微一想就明白,

      何廷仁其实是在劝他。

      他现在纠结的这个案子,唐代就有过,而且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惊动了武则天,哪怕过去一百年到了柳宗元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还是把这件事拿出来说,柳宗元还特地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名为:《驳复仇议》。

      朱厚照反应过来以后就说:“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

      何廷仁则回: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

      “看来性之是赞同柳宗元的。”

      “是,总不至于现在仍然先杀而后彰,此谓乱也。”

    
  朱厚照露出笑容,“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像是尤址不读这些书,听到天子和何廷仁的对话实际上已经晕了。

      大多数情况下,古代读书人就会如此,只想着靠现代的几个笑话和所谓科学知识就震住他们,这实际上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话说回来,就是林清韵这种为父报仇、杀害朝廷命官的事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发生过。

      当时干这事的人叫徐元庆,他杀的人更牛逼,是御史大夫,属于部长级高官。

      杀了人以后,他就自首。

      这件事引发了‘法律与礼法’的冲突与危机,

      按照《礼记》所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就是你和你的杀父仇人都不应该处在一片天空下,这就是不共戴天的由来。

      《礼记檀弓》还记载: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的意思是如果在大街上遇见仇人,回家拿武器都不用,直接冲上去开干就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