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卢植双目炯炯、有赞许之色:“云长且说说,如何用这离间计?” 《孙子兵法.计篇》对优秀将帅的素质修养,有一个清晰的评价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其中智在第一,指将帅的的素质与能力,其核心是知识和才能。将不在勇而在谋,这是将帅首先要具备的条件。 其次是信。人无信而不立,不论是对上级还是下属,都必须要言必行、行必果、诺必成。除此之外,还得有坚定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和言行一致的品质。 再次是仁。仁即爱兵如子,不仁,则不能与三军共饥劳之殃。 其后是勇。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将帅之勇,不仅要不避艰险、不畏困难,更要在在决策上要果敢坚毅、不能优柔寡断。 最后是严。无规矩不成方圆,军法不严,军令难行。 在遇到郑平和卢植之前,关羽在“信、仁、勇、严”这四个标准上,表现都十分优秀,唯独在智上有欠缺。 自郑平赠书《犬韬》开始,关羽就在有意识的训练将帅的“智”,而在拜师卢植、研习《卢氏新书》、接受卢植一对一授业后,关羽在将帅五德上唯一欠缺的“智”,也在飞速的提高。 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 将帅若不能用谋,便算不得优秀! 卢植对关羽抱有很大的期望,是视为继承人来培养的。 如刘备、公孙瓒、张飞、田豫,都只能算卢植众多门生中的一个,唯有关羽,是卢植决心倾囊相授的弟子! 因此,在关羽道出西凉贼兵的弱点、可用离间计时,卢植没有直接说对或者错,而是给了关羽细说的机会。 关羽整理了思路,分析道:“卢师曾说过,徐荣出自魏郡黎阳营,本是黎阳营的骑兵都尉。黎阳营的兵将皆以幽州、并州的骑士为主,用以拱卫京畿。” “昔日大将军何进欲诛宦官、征调外将入京,但又担心外将不受控制,于是又调动黎阳营的将士入洛阳护卫。” “但何进死于宦官之手,董卓又趁机执掌了大权,以高官厚禄笼络徐荣,徐荣也因此归于董卓麾下。” “然而,黎阳营的将帅,不仅不是董卓的同郡乡人,而且自被招募入营的第一天起,就会接受只忠于天子之令的训练。” “董卓虽然自称太师,以天子令行事,但终究不是天子。” “因此,即便徐荣是真心效忠董卓,董卓也不会对徐荣深信不疑!” “李傕、郭汜隶属于董卓最信任的大将牛辅麾下,但他们的官位却远远低于徐荣,故而徐荣要围剿孙坚,一个调令就能让李傕、郭汜去梁东。” “同属于董卓麾下,征调临近的守军击溃来犯之敌这原本是很正常的,可偏偏李傕、郭汜却故意放弃了成皋关。” “可以断定,李傕、郭汜跟徐荣有私怨!甚至李傕、郭汜有可能会在牛辅面前诬告徐荣,将成皋关丢失的罪名强加在徐荣身上!” “董卓见成皋关丢失,牛辅又状告徐荣,即便有所怀疑,也会偏信牛辅。” “若是猜得不错,董卓会遣其他的武将来替代徐荣,以避免徐荣跟李傕、郭汜不和,而延误战机!” 顿了顿,关羽捋了捋美髯:“可遣人给徐荣送信,告诉徐荣成皋关丢失的真正原因,让其提防李傕、郭汜的诬告。” “徐荣必定起疑!” “之后如何行计,就看李傕、郭汜是否会真的诬告徐荣了。” 这一阵分析,听得麴义、曹豹和田豫目瞪口呆。 尤其是麴义,很难将印象中比自己还骁勇的悍将关羽跟眼前这个有智将之风的关羽联系在一起! 曹豹则是挠了挠腮帮,头还是晕乎晕乎的。 这怎么就扯到徐荣跟李傕郭汜有私怨去了? 还有徐荣会被猜忌这种猜测,真的是根据现有的情报能推断出来的吗? 田豫跟麴义的想法差不多,尤其是跟着张飞南下的时候,张飞天天给田豫说“俺二哥,天下无敌”“俺二哥,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俺二哥,天生神力,无人能敌”之类的崇拜语。 以至于田豫对关羽的印象,一直都是“万人敌”“少言寡语”。 结果现在,关羽言辞凿凿的分析了徐荣、李傕和郭汜,更是准备用离间计离间徐荣。 关羽此时的表现力,太冲击麴义、曹豹和田豫的过往印象了。 相对于麴义、曹豹和田豫的惊讶,卢植却是欣慰的抚着短髯。 云长果然很有天赋! 这是天生的将帅之才! 老夫后继有人啊! 心中三连叹,卢植轻赞道:“老夫只提过一次黎阳营和徐荣,云长就将其铭记在心,还能以此分析出徐荣、李傕、郭汜、牛辅和董卓之间的亲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云长已经真正理解这句兵法要义了。” 第(1/3)页